【科研进展】 刘志强教授团队揭示ClC-6结构功能及其突变导致儿童早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麻醉科刘志强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著名机构,在《科学 进展》(Science Advances)(中科院1区,IF: 13.6)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ClC-6 function and its impairment in human disease”的研究论文。
2023-11-07

Science封面论文:复旦大学贺强团队破解生态修复的“梦境”之困

2021-2030年已被确立为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从陆地的热带雨林和草地到近岸海域的海草床和海藻林,植被是地球上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维系着生物多样性维持、碳固持、调蓄洪泛等一系列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修复植被通常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方式,对通过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
2023-11-06

Nucleic Acids Res | 复旦大学曹志伟团队发布代谢物介导的细胞通讯数据库MACC

细胞间通讯在维持正常生物功能、协调细胞器官和生理系统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的细胞通讯介质通常包括受体配体系统,以及代谢产物。代谢物通过物质交换(如渗透、转运和细胞外囊泡)与细胞相互作用,在微环境、肿瘤浸润和免疫疗法等热点研究领域中扮演关键作用。
2023-11-06

Cell Reports | 北京师范大学任海云教授和张毅教授团队在胞质钙信号与囊泡动态协同调控花粉萌发方面取得进展

双受精作用是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对于植物的有性生殖具有重要意义。花粉萌发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关键环节,依赖于一系列细胞事件的高度协调,包括钙信号、囊泡运输和胞吐作用等。水合后的花粉粒中存在胞质钙([Ca2+]cyt)梯度和[Ca2+]cyt振荡现象,但[Ca2+]cyt动态和囊泡动态在花粉萌发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然不清楚。
    20

NATURE | 北京大学张哲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的药物抑制及底物转运机制

单胺类化合物,如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组胺,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负责调控多种生理和认知功能,如运动、睡眠、奖赏和情绪等。单胺环路功能异常会引起抑郁症、帕金森氏症和舞蹈症等精神类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s, VMATs)将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的单胺类化合物转运进分泌囊泡,这是单
2023-11-02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团队揭示FSH调节胰岛素分泌和糖稳态新机制

2023年11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卵泡刺激素调节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Orchestrates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of Pancreatic Islets)的研究论文
2023-11-02

【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贾鑫明团队发现C型凝集素受体CLEC2D与TLR2跨家族形成异源二聚体负...

在固有免疫中,模式识别受体(PRRs)通过二聚体化导致受体结构的改变,从而在配体结合及激活下游信号传导中展现多样性,调控机体免疫应答。近年来,PRRs中C型凝集素受体(CLRs)和Toll样受体(TLRs)均被发现能够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在微生物感染中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然而,在真菌感染中,CLR和TLR是否能够跨家族形成二聚体调控抗真菌免疫,尚不清楚。 10月23日,同济大学贾鑫明教授团队在N
2023-11-01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在欧洲基因和细胞治疗年会分享耳聋基因治疗重大进展

10月27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遗传性耳聋诊治中心主任舒易来受邀以“AAV1-hOTOF gene therapy for autosomal recessive deafness 9”为题,在第30届欧洲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ESGCT)年会上发言,向全球同道分享国际首个成功的先天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数据。 参会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受国际基因治疗
2023-10-31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高艳琴课题组发现ASK1-K716R通过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炎症和白质损伤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凋亡信号调节激酶 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 ASK1)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关键分子,通过磷酸化级联反应分别激活p38 和 JNK 通路,从而参与细胞死亡以及炎症反应等。近年来,研究发现ASK1敲除后对缺血性卒中和癫痫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
2023-10-3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庞尔丽教授课题组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发表无参可变剪切的预测方法

2023年10月13日,庞尔丽教授课题组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五年影响因子10.6)发表题为“MkcDBGAS: a reference-free approach to identify comprehensive alternative splicing events in a transcriptome”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在无参考基因组的情况下
    20
科研狗©2015-2025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