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 Oncology|季加孚教授、沈琳教授/吴小华教授联合研究PD-1/CTLA-4双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研究成果发表

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季加孚教授、沈琳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团队联合发表题为:Safety and antitumour activity of cadonilimab, an anti-PD-1/CTLA-4 bispecific antibod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
2023-10-11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静教授团队《EBioMedicine》阐述登革病毒感染致胎鼠生长发育受限的重要机制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静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科研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题为“Neutrophil infiltration leads to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by impairing the placental vasculature in DENV-infected pregn
2023-10-11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韩齐课题组等发现压力应激影响神经修复再生的细胞机制

  脊髓作为大脑与身体各部的“信息交通枢纽”,承载着至关重要的运动和感觉信号的传递任务。然而,一旦脊髓受损,就仿佛这条主要通道上发生了路障,导致信息传递受阻。这意味着,大脑给出的运动指示将无法触达和控制相应的肌肉,对患者的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身体的感觉反馈也会被中断,导致患者对于热、冷、触觉或疼痛的感知变得模糊或完全消失。目前,脊髓损伤治疗还是很大的医学难题,因为我们并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完全
2023-10-11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彭勃/饶艳霞团队解析小胶质细胞的老龄化进程

老龄化是脑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固有免疫细胞,在维持CNS稳态、突触修剪、神经元兴奋性调控及血脑屏障(BBB)维持等多个过程中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机体老龄化的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持续监视CNS内环境的变化,并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反应。小胶质细胞与脑相关疾病存在密切关联,系统性解析小胶质细胞的老龄化特征并阐明老龄化小胶质细胞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对理解机体的衰
2023-10-11

Nature Protocols丨杨力课题组与合作者发表tBE原理、设计及体内应用论文

 近年来,基于CRISPR系统开发的碱基编辑器可以实现DNA上的精确碱基转换。其中,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 CBE)能够在靶向位点实现胞嘧啶(C)到胸腺嘧啶(T)的碱基转换。由于存在gRNA依赖性脱靶(gRNA-dependent DNA OT mutations)和gRNA非依赖性脱靶(gRNA-independent DNA OT mutations),早
2023-10-10

Cell | 又一教科书级的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瞿礼嘉/钟声课题组揭示植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远缘杂交的新机制

新物种的产生对维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植物种之间的杂交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重要机制。当今的多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小麦、棉花和油菜,都源自自然界中植物间的杂交事件。然而,不同种植物之间要进行杂交,必须要克服合子前和合子后的生殖障碍。合子前的种间/属间生殖障碍首先产生在雌蕊对花粉的识别过程中,而柱头则是雌蕊识别花粉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地方。要实现远缘杂交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在柱头处
2023-10-08

孔星星/高焕庆/刘铁民团队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骨骼肌细胞和肝脏通过IRF4-FSTL1发生代谢对话的新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进展而来的严重慢性肝脏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15%-25%的NAFLD患者最终会发展为NASH,NASH可继续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已有报道,运动会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调控游离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改善肝脏
2023-10-04

腔面型乳腺癌“复旦分型”今日发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江一舟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攻关,于今天发布消息:占乳腺癌患者总数约7成的腔面型乳腺癌,有望获得“分型而治”,疗效进一步获得提升。邵志敏教授和江一舟研究员领衔研究团队绘制了全球最大的腔面型乳腺癌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提出“复旦腔面四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策略。
2023-10-08

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高翔团队合作研究揭示梦游与高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可以解除疲劳和恢复精神。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因此,睡眠正常与否与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
2023-10-03

北京大学医学部焦宁团队和于晓、孙金鹏团队在糖尿病新靶点和新结构候选药物发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9月28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焦宁教授团队联合山东大学于晓教授团队、北京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题为 “Functional screening and rational design of compounds targeting GPR132 to treat diabetes” 的研究论文。
2023-10-01
科研狗©2015-2025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