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魏迪明课题组设计和展示酶促核酸反应分子开关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多样的生物分子开关,对各种生物通路进行着关键的调控。例如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分子开关是最普遍和重要的分子调控开关之一。激酶和磷酸酶对多种蛋白底物的修饰是调节开关的关键,能够介导分子通路发生上调或下调。这些蕴含阴阳之道的分子开关调控机制启发了MADlab成员设计核酸纳米结构的分子开关。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核酸分子作为遗传物质被研究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分子材料用于构建纳
2024-05-11

STTT|复旦大学王鹏飞等研究威斯克3价XBB疫苗对新冠最新变异株的免疫反应水平

自2023年11月,JN.1变异株已逐步成为国内外新冠病毒优势株,JN.1变异株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传染性极强。目前,国内已有6款针对XBB毒株的新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作为国内获批的第一款针对XBB毒株的新冠疫苗,威斯克生物的威克欣®3价XBB疫苗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始接种。针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现有的新冠疫苗是否能对新变异株产生足
2024-05-11

钟超课题组揭示皮肤固有淋巴样细胞特征及促进毛发再生功能

2024年5月8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钟超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研究成果,报道了皮肤ILC2主调控因子(master regulator)GATA3表达水平下降特征,导致其细胞命运改变,发挥促进毛发再生作用。
2024-05-13

eLife|王陈继团队合作揭示CRL3IBTK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是一个新的mTORC1信号调控翻译起始的中介因子

mTORC1信号通路整合细胞营养状况、能量水平等信息动态调节细胞生长和代谢。蛋白质翻译起始阶段高度耗能,因此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精细的调控,而mTORC1信号通路是其中的关键调节者。目前已知mTORC1复合体通过磷酸化修饰并调控(4E-BP)家族成员、S6K1等一系列下游底物的活性,正向促进翻译起始过程,但是该过程的具体细节尚未被完全阐明。
2024-05-11

NatCommun |刘小云/罗招庆/付嘉琦实验室合作发现志贺氏菌逃逸宿主囚禁的全新机制

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向宿主细胞“注射”效应蛋白(Effector),靶向细胞中的关键信号分子,模拟或操纵宿主的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病原菌的入侵和增殖。志贺氏菌(Shigella)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体,它能以极高的效率突破免疫防御,引起出血性腹泻和严重的肠道炎症。然而,目前我们对志贺氏菌致病分子机制
2024-05-10

Nature Communications | 苗成林课题组发现海马CA1细胞编码社交对象位置的新机制

动物的认知地图有助于动物在环境中形成对自己位置的空间表征,在这一过程中,大脑海马中的位置细胞[1]和内嗅皮层的网格细胞[2]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交同伴空间位置的表征可能积极参与到动物社交的活动过程,之前已有研究在大鼠[3]和蝙蝠[4]的海马中发现了能表征社交同伴的位置信息的社交位置细胞,然而这种对同伴的位置表征是基于自我为中心坐标系还是非自我为中心坐标系尚不清楚,此外,这些细胞在不同情景下的
2024-05-08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唐鸿志课题组在多环芳烃降解关键酶的理性改造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唐鸿志教授团队在多环芳烃降解关键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和改造策略实现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到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为环境治理及修复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发现来源于高温菌Hydrogenibacillus sp. N12中的芳香环羟化酶NarAaAb相对于NarA2B2具有更广泛的底物谱和更强的高分子量PA
2024-05-10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李玉琳教授团队研制心脏内皮细胞靶向递送系统促进心脏修复

建立了一种心脏内皮细胞靶向的联合核酸递送系统,精准地靶向心脏内皮细胞递送药物,有效地缓解心梗后内皮炎症,促进血管新生和心脏修复
2024-05-09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丨周峰课题组与合作者运用蛋白组学揭示新的系统性硬化症生物标志物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典型的多系统受累的风湿性疾病,其症状与多种风湿病相似,包括雷诺氏现象、关节疼痛和胃肠道问题,这使得其早期诊断极具挑战。传统的诊断方法依赖于一系列的自身抗体,如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和抗着丝粒抗体,但这些标志物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且与疾病的模式和严重程度的关联性不强。 2024年4月29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周峰研究员、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应天雷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
2024-05-09

Cell Discovery|基础医学院钟清、留筱厦课题组合作揭示ANKFY1-ATG2介导...

  巨自噬(以下称“自噬”)是细胞内重要降解途径,用以维持细胞生存和正常生理功能,其中自噬体是执行该过程的关键细胞器。在自噬体的生成过程中,细胞内首先会形成一个扁平膜结构,被称为“phagophore”,接着该膜结构会逐渐延展,包裹待降解的底物后封闭形成自噬体。最后自噬体与溶酶体发生融合,自噬体内的底物被降解,供细胞回收利用。   据估计,细胞自噬过程中需要动员数百万个脂质分子用于自噬体的延伸。
2024-05-09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