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炜课题组发现降尿酸治疗抑制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形成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孔炜教授团队在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Urate-lowering Therapy Inhibits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 Formation in Mice
2023-05-08

同济大学 孙奋勇、朱小立教授连发两篇《Nat Comm》在DNA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

DNA作为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已被广泛用于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在微观尺度对DNA进行精准操控,是推动DNA应用走向 “精准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教授、朱小立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2022年影响因子:17.694)连续发表两篇DNA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在DNA结构模型和DNA计算模型两个DNA底层技术的研究上取
2023-05-08

同济大学郑加麟、夏骁寰团队系列综述总结RNA甲基化、外泌体、线粒体与神经疾病的关...

R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RNA表观遗传修饰,目前已有包括N7甲基鸟苷甲基化(m7G)在内的70余种RNA甲基化修饰方式被发现并报道。m7G甲基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且进化保守的RNA修饰,在早前的研究中被认为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mRNA的5′端鸟苷N7位点,介导转录延长、mRNA剪接、出核和翻译等过程。
2023-05-08

Cell子刊: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贝多芬死亡之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可能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音乐家,这不仅是因为他杰出的音乐成就,还因为他面对磨难时“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意志。在26岁时,贝多芬开始出现了一个困扰他余生的严重问题——听力下降。1802年,32岁的贝多芬听力已经严重下降,绝望中的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他写道,希望医生能在自己死后描述自己的病情并公之于众,这样“至少可以让世界在我死后尽可能与
2023-05-08

One Earth | 李晟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全球各国在实现《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保护地目标时“共同但有区别”的保护责任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中,人类社会的联合政府最终构建起需要数十乃至数百代人前赴后继方能拯救地球和自身族群的宏大计划;现实世界中,自上世纪90年代共同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起,全球各国政府也在通力合作,力图寻求生物多样性危机
2023-05-06

JCI亮点 |徐艳萍/吕雷课题组合作揭示FGL1乙酰化促进肝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可以通过表达免疫抑制性配体来实现免疫逃逸,同时这也成为肿瘤细胞的一个弱点(Andrews LP, et al, Nat Immunol, 2019),靶向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促进肿瘤免疫,并在多种癌症治疗中显示出临床益处(Ribas A and Wolchok JD, Science, 2018)。在一些实体瘤中,阻断免疫抑制性受体或配体(如PD-1和PD-L1)的
2023-05-06

抑制胰腺导管腺癌自噬和线粒体功能的生物学串扰

胰腺导管腺癌(PDAC)细胞保持高水平的自噬或降解,使它们能够在严格限制的微环境中茁壮成长。然而,自噬促进胰腺癌细胞生长和存活的过程尚不清楚。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篇新报告中,Subhadip Mukhopadhyay和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放射肿瘤学和基因组稳定性研究小组展示了抑制自噬如何改变PDA
2023-05-06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团队绘就国人结直肠癌基因变异图谱,可望优化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徐烨教授联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教授,成功绘制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特征,并鉴定出其中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基因组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基础临床转化拓宽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胃肠病学》发表。
2023-05-06

宣武医院卢洁/马青峰教授团队《Stroke》揭示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可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半暗带检测

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洁教授和马青峰教授团队合作在卒中领域顶级期刊《Stroke》发表题为“Multidelay Arterial Spin Labeling Versus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n Penumbra Volum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索了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用于评
2023-05-05

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 | 张军杰研究组在溶瘤疱疹病毒改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年4月28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军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上在线发表题为“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armed with a bacterial GBP1 degrader improves antitumor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溶瘤疱疹病毒改
2023-05-05
科研狗©2015-2025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