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hytologist | 上海交通大学尹若贺研究组发现紫外光调控光受体UVR8核定位动态变化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尹若贺长聘教轨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主流期刊New Phytologist杂志发表了题为“Mechanisms of UV-B light-induced photoreceptor UVR8 nuclear localization dynamic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外界光信号通过改变光受体UVR8的构象,以及调控UVR8与其调控蛋白的互作强度
2022-09-14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复旦大学麻锦彪/甘建华课题组合作解析two-barrel家族中RNA聚合酶QDE-1双重活性分子机制

2022年8月30日,国际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布了本院麻锦彪教授、甘建华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标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dual activities of the two-barrel RNA polymer
2022-09-02

复旦大学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 中华家系1号组学标准物质正式获批

近期,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系全转录组RNA标准物质等8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获得正式批准,并于2022年8月22日发布,复旦大学石乐明教授团队作为该8项国家标准物质的研发团队参加了发布会。
2022-08-25

NAR | 复旦大学戚继团队联合江西农大国春策团队获得兰花器官发生的时空图谱

花器官的发育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行使特异且精确的功能,调控了花原基的起始、身份决定、形态发生和成熟等一系列过程。空间转录组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表达丰度的空间定量测量成为可能,为关联花发育的复杂网络与全基因组分子表型搭建了桥梁。
2022-09-15

Cell Reports丨复旦大学余发星课题组报道Hippo通路细胞表面调控元件及肿瘤靶向治疗策略

Hippo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效应蛋白YAP/TAZ转录辅助因子在多种肿瘤中显著激活[1, 2]。因此,靶向Hippo通路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然而,目前尚无相关药物真正进入临床用于肿瘤治疗[3]。近年来,基于抗体和细胞的靶向疗法方兴未艾,如果能鉴定出一种体现Hippo通路活性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将为靶向Hippo通路的肿瘤治疗带来全新可能性。
2022-08-31

Science Advances | 北京大学秦跟基课题组发现植物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 重要新组分

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可塑性发育等多个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很多重要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茉莉素、油菜素内酯和独脚金内酯的信号通路得以解析。研究发现多个激素的信号途径利用类似的调控机制来精确调节激素信号的输出
2022-09-12

Trends in Microbiology |上海交大何亚文团队发表“群体感应信号DSF介导的种内、种间和跨界信号交流”综述文章

近日,国际微生物学权威综述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亚文教授团队的综述文章“DSF家族群体感应信号介导的种内、种间和跨界信号交流 (DSF-family quorum sensing signal-mediated intraspecies, interspecies, and inter-kingdom communication)”
2022-09-12

PNAS | 复旦大学任国栋团队合作揭示RNA尿苷化与SKI复合物协同调控植物光合作用新机制

RNA 3’末端尿苷化修饰(RNA uridylation)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尿苷化对RNA的稳定性起重要调控作用,如尿苷化的RNA会进一步被下游因子(如核酸外切酶)识别,继而引发RNA失稳或降解。植物中存在多种RNA降解途径,对细胞内的RNA进行质量监控或主动清除。
2022-09-13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丨复旦大学赵世民/徐薇团队报道氨基酸代谢失调促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2型糖尿病 (T2D)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全球卫生事件之一,至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且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3亿。遗传、年龄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在T2D的发病机制中产生部分影响。饮食等可干预的生活方式因素对糖尿病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2-07-28

JACS丨复旦大学顾宏周课题组报道两亲性DNA分子的可控自组装

在人工合成DNA时,可通过引入多种疏水性官能团修饰,如卟啉、胆固醇、偶氮苯、乙基硫代磷酸酯等,使得DNA由亲水性分子转变为水油两亲性分子,从而拓展DNA自身及与其它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疏水性修饰易于诱发DNA随机聚集,如何控制两亲性DNA分子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2022-08-31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