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Science发布人类早期胚胎翻译调控新机制

导语: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孕症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据研究显示,全世界约有8%-12%的育龄夫妇面临不孕症的困扰。在西方国家,育龄妇女中不孕症的发病率为每七对夫妇中有一对,在发展中国家为每四对中有一对,有些国家的不孕症发生率甚至可能达到30%。理解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和早期胚胎的发育是解决不孕不育难题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在卵母细胞向胚胎的转变(Oocyte-to-embryo t
2022-09-13

Nature | 武汉大学宋保亮实验室发现促使胆固醇外排而降脂的新策略

新闻网讯(通讯员王菊琼、梁丹、韩玉芹)8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宋保亮实验室在Nature(《自然》)发表论文,揭示抑制ASGR1蛋白促使胆固醇外排入胆汁,进一步通过粪便排出机体,从而降低血液和肝脏脂质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论文题为“Inhibition of ASGR1 decreases lipid levels by promo
2022/08/05

Nature Plants | 复旦大学董爱武、甘建华和黄建勋团队合作揭示植物不同MYB和bHLH转录因子选择伙伴形成复合物的分子机制

MYB和bHLH转录因子家族非常庞大,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存在300多个MYB家族转录因子和100多个bHLH家族转录因子。MYB和bHLH转录因子之间往往形成蛋白复合体发挥生理功能,不同的 MYB-bHLH复合物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包括器官发育、物质代谢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
2022-08-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中山大学黄炳培教授团队发现HK2-ROCK2-MLC2在调控周细胞血管支持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周细胞在血管的发育、成熟和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往研究表明,周细胞可嵌入内皮细胞周围的基底膜,并通过物理接触或旁分泌途径调控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改变毛细血管血流量或血脑屏障渗透性。周细胞能够与新生成的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形成新生的血管并分泌血管生成因子稳定新生血管,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缺陷常常导致形成杂乱无章的脉管系统,常引起基底
2022-09-02

Science |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共同揭示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 并发现TPRXs参与人类合子基因组激活

在哺乳动物卵子向早期胚胎转变的过程 (oocyte-to-embryo transition, OET) 中,翻译在减数分裂、合子基因组激活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合子基因组激活 (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ZGA) 作为生命起始时的第一次转录事件和启动胚胎发育进程的关键事件,在哺乳动物中仍未被完全理解清楚。尽管启动ZGA的关键转录因
2022-09-09

Annal of Surgery | 武爱文、王维虎团队发表有关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主动性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手术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武爱文主任和放疗科王维虎主任团队领衔北大肿瘤医院直肠癌协作组,发布了一项高质量的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对于MRI低风险分层的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加巩固 CAPEOX化疗的治疗方案可使更多患者通过接受主动性等待观察(W&W) 或局部切除,提高患者器官保留率。
2022-07-14

Research | 北京大学医学部韩鸿宾团队发表中和抗体分子影像技术:追踪病毒受体结合域体内残留

在SARS-CoV-2感染人体的过程中,SARS-CoV-2的刺突蛋白(S)起着重要作用。该蛋白主要包括S1和S2两个亚型,S1的C端受体结合域(RBD,receptor-binding domain)负责结合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该技术有望用于确定生物体感染后的病毒受体结合域(RBD)残留、评估其他中和纳米抗体的治疗效果、指导感染期间的精准治疗”。
2022-07-14

Cell Reports | 北京大学尹玉新团队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记忆减退的新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伴随老龄化进程加剧而不断增加,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有限的药物治疗也无法改善患者逐渐减退的认知功能。因此,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丢失的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
2022-07-21

Theranostics | 中山大学沈君教授团队研究发现DNM-gel修饰有序纳米纤维构建的新型复合型神经导管​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致残失能的严重后果。长节段神经缺损是周围神经损伤最严重的类型,来自供体或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长节段神经缺损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供体神经来源有限及自体神经以伤止伤的局限性,利用生物材料开发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成为长节段神经缺损的重要替补手段。
2022-09-02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中山大学李劲松教授团队使用表观修饰小分子药物SAHA与靶向B7-H3.CAR-T细胞联用

嵌合抗原受体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目前热点的免疫疗法。迄今为止,CAR-T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FDA已批准CD19 CAR-T细胞用于化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2022-09-02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