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强化信号,即CAR在没有肿瘤抗原刺激的情况下自发激活,被认为是控制CAR-T疗效的关键事件。然而,自发CAR信号背后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2023年3月8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皞鹏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海涛团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实验室,以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 上发表了题为 “Tun
15岁少女打耳洞引发“耳廓软骨膜炎”,多家医院反复治疗无果?“耳廓软骨膜炎”究竟是什么疾病?又该如何诊治?近日,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和陈兵医生团队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A teenager with auricular infection secondary to piercing(青少年打耳洞
如今,免疫疗法极大地改变了癌症患者的护理,比如在晚期黑色素瘤(一种最具致死性的人类皮肤癌)患者中,自从2011年引入了免疫疗法以来,其5年生存率从不到10%上升到了50%以上;然而,仅有一半的黑色素瘤患者会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CD5 expression by dendritic cells directs T cell immunity and s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赛音贺西格博士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徐劲松博士合作发现人体新的凋亡细胞清理机制-钻入吞噬(Perferocytosis)现象。并以“An Unexpected Role of Neutrophils in Clearing Apoptotic Hepatocytes In Vivo”为题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发表在Elife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