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片断的酶切实验
一、EcoR Ⅰ、Hind Ⅲ单酶切及双酶切
1. 取2支干净、灭菌新Eppendof管,分别按下表加入
|
A(μl) |
B(μl) |
灭菌水 |
13 |
13 |
EcoR Ⅰ缓冲液 |
2 |
0 |
Hind Ⅲ缓冲液 |
0 |
2 |
λDNA (或质粒DNA ) |
4 |
4 |
EcoR Ⅰ |
1 |
0 |
Hind Ⅲ |
0 |
1 |
总体积 |
20 |
20 |
2. 37℃保温1-4小时。
3. 保温结束后65-70℃10 min 灭活酶(如为热稳定性酶,则用氯仿抽提)。
4. 取2 μl 左右的反应液加入2 μl 电泳加样缓冲液,电泳。
二、EcoR Ⅰ、Hind III双酶切
1. 取一支干净、灭菌Eppendof管,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
加入试剂 |
体积(μl) |
灭菌水 |
12 |
MULT buffer |
2 |
λDNA(或质粒DNA) |
4 |
EcoR Ⅰ |
1 |
Hind Ⅲ |
1 |
总体积 |
20 |
2. 37℃保温1-2小时。
3. 保温结束后65-70℃10 min 灭活酶(如为热稳定性酶,则用氯仿抽提)。
4. 取2 μl 左右的反应液加入2 μl 电泳加样缓冲液,电泳。
注意事项
1. 样品加入次序为水、缓冲液、DNA最后为酶,不应颠倒。
2. 加酶步骤要在冰浴中进行,在加酶前应先将水、缓冲液及待切DNA混匀。
3. 反应体积中水的量要尽量少,即反应体系的体积要尽量少,一般水解0.2~1 ug 模板DNA时,应将体积控制在20~30 ul 内。但要保证所加酶的体积不高于总体积的1/10,因为限制性内切酶是保存于50%甘油中的,如加酶体积高于总体积的1/10,则反应液中甘油浓度将大于5%,而此浓度将抑制内切酶活性。
4. 为了控制反应体积和促进反应进行,要求模板DNA的浓度应很高,否则反应体系中DNA浓度太低则将引起酶反应动力学改变、降低酶解效果,此时不得不增加反应体积;而一般为了增加DNA储藏的稳定性,DNA多保存在TE缓冲液中,如反应体系中过多加入模板DNA溶液则势必造成反应体系中EDTA浓度升高,而对酶产生抑制。因此如底物DNA浓度过低则应进行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