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在pH值为8.0~8.3时,核酸分子碱基几乎不解离,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向正极移动。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子筛的作用下,使分子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片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核酸分子中嵌入荧光染料(如EB)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核酸片段所在的位置。
1.  用胶带将洗净、干燥的制胶板的两端封好,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

2.  调整好梳子的高度;

3.  称取0.24 g琼脂糖于30 ml 0.5×TBE中,在微波炉中使琼脂糖颗粒完全溶解,冷却至45-50篊时倒入制胶板中;

4.  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去梳子,撕下胶带;

5.  将电泳样品与溴酚蓝混合后将样品依次点入加样孔中;
pUC185祃+ddH2O3祃+溴酚蓝2祃共10祃于0.5 ml tube中混合后点样;

6.  将制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液,打开电泳仪,使核酸样品向正极泳动;

7.  电泳完成后切断电源,取出凝胶,放入0.5礸/ml的溴化乙锭(EB)溶液中染色10-15min,清水漂洗后置于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记录。
注意事项
1.  影响DNA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速率的因素:

(1)DNA分子大小与迁移速率U与logN成反比(N为碱基对数目)。分子大小相等,电荷基本相等(DNA结构重复性)。分子越大,迁移越慢。等量的空间结构紧密的电泳快(超螺旋>线性DNA)

(2)胶浓度,U为迁移率,U0t 琼脂糖浓度:logU=logU0 Kr 为胶浓度,Kr为介质阻滞系数。不同的凝胶浓度,分辨不同范围的DNAt为DNA的自由电泳迁移率,
 
 


(3)DNA构象:一般迁移速率超螺旋环状>线状DNA>单链开环。当条件变化时,情况会相反,还与琼脂糖的浓度、电流强度、离子强度及EB含量有关。

(4)所加电压: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使分辨效果好,凝胶上所加电压不应超过5 V/cm

(5)碱基组成与温度:一般影响不大4 -30 ℃

(6)嵌入染料的存在:降低线性DNA迁移率,(不提倡加在电泳液中)

(7)电泳缓冲液 (0.5×TBE)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的迁移率,无离子存在时,核酸基本不泳动,离子强度过大产热厉害,熔化凝胶并导致DNA变性,一般采用1×TAE,1×TBE,1×TPE(均含EDTA pH8.0)。

2.  溴化乙锭(EB)为致癌剂,操作时应戴手套,尽量减少台面污染。

3.  电泳指示剂: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两种,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 Bb)呈蓝紫色;二甲苯晴(xylene cyanol, Xc)呈蓝色,它携带的电荷量比溴酚蓝少,在凝胶中的的迁移率比溴酚蓝慢。
科研狗©2015-2025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