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看了题目各位小伙伴可能会比较熟悉,没错,之前介绍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是一种物理性肝脏损伤,模型的稳定性和组内差异性很大,今天再跟大家介绍四种药物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模型。
一、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脏损伤
(一)实验动物
8周龄,体重为23g左右的C57BL/6,BABL/c小鼠
(二)实验材料
四氯化碳、植物油(橄榄油)、1mL注射器
(三)实验步骤
试剂的配制,取一定量的CCl4在橄榄油中稀释到0.1-1%(v:v)浓度,配制时需用涡旋振荡仪长时间涡旋振荡(1-2 h),否则会造成试剂不均匀,造模差异大的问题。
试剂配制完成后,使用1mL注射器给药给药方式可以选择口服、腹腔、皮下等给药方式,不同的给药方式选择的CCl4浓度有一定的差异,剂量腹腔≥口服≥皮下,在实验之前可进行预实验选择合适的造模剂剂量,此模型主要检测的指标是ALT、AST。
PS:此模型需要注意的是造模剂的剂量越高肝损伤程度越高但药物的治疗效果会比较差,不容易表现出药效。
本模型一般在24h内,超过24h肝脏自我修复,ALT、AST会降低。
二、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或大鼠急性肝损伤
(一)实验动物
8周龄,220±20g左右的SD大鼠
8周龄,22±2g左右的小鼠
(二)实验材料
D-氨基半乳糖、水、1mL注射器
(三)实验步骤
D-氨基半乳糖造模机制与四氯化碳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对细胞内DNA损伤。
试剂配制:称取一定量的D-氨基半乳糖,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给药剂量为800mg/kg(小鼠,大鼠为400-500mg/kg),试剂配制完成后腹腔注射。
PS:实验周期短,为防止出现药效不明显,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腹腔注射给药时要头部向下,避免针尖戳伤其他组织器官。
三、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
APAP诱导的肝脏损伤是机制比较明确的肝脏损伤,主要是APAP的代谢产物消耗肝内GSH,从而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脏坏死。
(一)实验动物
8周龄,22±2g左右的小鼠
(二)实验材料
APAP,水,1mL注射器
(三)实验步骤
试剂配制:称取一定量的APAP,配置成一定浓度的造模剂。APAP难溶于水,因此在配制过程中需要在温水(60-70℃)中进行,给药过程中也要保证造模试剂温水浴。此模型的给药剂量众说纷纭,小虫自己在小鼠上采用的是60-75mg/kg均可成功,有些文献报道的则在100mg/kg左右,造模剂需要现配现用,切记保证造模剂溶解后持续温水浴,否则会析出导致造模剂不均一。
四、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一)实验动物
8周龄,22±2g左右的小鼠
(二)实验材料
ConA,生理盐水,1mL注射器
(三)实验步骤
试剂配制:称取一定量的ConA,生理盐水溶解配置成一定浓度的造模剂。给药剂量为20-25mg/kg,给药方式为尾静脉注射。
PS:此模型注意要点是在造模时间,较其他几种急性损伤模型而言,ConA诱导的持续时间稍微要短,8-16 h即会出现较为显著的肝脏损伤,因此在正式实验之前最好摸索一下造模时间,造模剂的剂量若模型不够明显可适当增加。
五、四种模型比较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特点,急性模型主要用于保肝药物的初步筛选,同时在实验的时候还要根据自身实验需要,是药物性肝损伤还是免疫性肝损伤亦或者其他类型的肝损伤,机制是想做炎症还是氧化应激亦或者细胞增殖等方面机制来筛选合适的动物模型,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动物模型,实验顺顺利利!
附件